搏击俱乐部,给我的人生哲理有这些,相

大卫·芬奇的电影一向很棒,想看深刻的电影怕踩雷的,建议直接百度大卫·芬奇导演的电影有哪些,可以一部部去刷,绝对不会扫雷,他的电影的风格就是深刻,一般都不会让人失望的。今天我要写的就是大卫·芬奇的一部代表作之一《搏击俱乐部》,由两个大帅哥布拉德·皮特和爱德华·诺顿主演。为什么是双主角呢?答案很简单,因为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主角的两个人格的故事,当然,这个答案不会一开始告诉你,是在影片结尾才揭晓的。不过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剧情不重要,虽然这部电影是很有剧情的一部电影,剧情很悬疑,让人猜不透,但是相对于剧情和动作戏来说,更取胜的在于影片中充满哲理的台词。所以我这篇文章也不在乎剧透这件事了,我个人认为最精彩是电影通过台词传达的理念和思想,不是一般电影可以看得到的。这部电影有太多值得深思的台词,是那种值得用笔记在笔记本上的经典台词。电影的故事情节很好理解,杰克是一个原本懦弱压抑的职场小员工,他内心很憋屈,活的很压抑,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叫做泰勒的卖肥皂的商人,这个人和他截然不同,他叛逆、自我,极度的遵从内心,和怂怂的杰克作风完全不一样,杰克因此被吸引,和泰勒成为了朋友,还一起创立了“搏击俱乐部”。这个俱乐部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是一个地下的组织,每个参与者不准对外透露,并且必须遵从俱乐部的规则,渐渐地这个俱乐部成立一个白天被生活压抑了,晚上来这里释放自我的好地方,越来越多的人来参加这个俱乐部,来这个比赛的舞台搏击,白天大家又穿上了白领的衣服,仿佛昨天晚上是个梦一样。直到事情逐渐失控,才让杰克思考他到底是谁,泰勒又是谁,慢慢地他才发现,原来泰勒就是他,只不过是他的另一个人格罢了,我猜测可能是杰克原本的人格活的太憋屈和压抑,他渴望成为泰勒那样洒脱和自我的人,所以才会衍生出了另一个人格成全内心深处的愿望。电影中有一段台词特别吸引我,就是“广告诱惑我们买车子、衣服,于是拼命工作买不需要的东西,我们的大战只是心灵之战,我们恐慌的只是我们的生活。”这段台词真相了,揭示了消费主义的真实目的,消费主义通过广告到处宣扬生活的匮乏,宣扬通过买买买才可以获得幸福感,明明我们已经拥有了很多,明明我们应该知足常乐,可消费主义宣扬我们还拥有的不够,我们应该攀比,不然会被看不起,会被认为过时被认为土气,我们应该拥有更多,应该丢掉过时的东西,买新的东西,跟上潮流,以免被鄙视。让我们不知不觉中变得贪婪,变得攀比和虚荣,我们拼命的工作,累到筋疲力尽,还不满足,还嫌自己拥有的不够多,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因为过于奔波于工作,忽视了一些无价的珍贵的东西,比如健康,比如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光,等等。这部电影的很多台词都值得去反复推敲和思考,是一部很深刻并且值得反复看的好电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6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