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第一届自由搏击比赛将于12月2日在体育公园开打。翻开大多数中国搏击选手的履历,你会发现很多人都是散打运动员出身,而大概念上搏击与散打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在比赛规则上存在差异,以及职业与商业的不同。无锡市散打队总教练张瑞萍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无锡的搏击和散打运动在全国闻名遐迩,但“黄金时代”之后,大部分精英选手陆续下海经商,直到年才回归赛场重拾比赛。此次,这场自由搏击赛或许将为无锡重新翻开搏击、散打运动新的篇章。“黄金时代”蒋介石原警卫营营长曾来授课上世纪80年代,无锡的散打、搏击运动水平可谓名列前茅,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冠军级运动员,如夏树森、郑彪、王伟雄、张瑞萍等等。年,张瑞萍频频去全国打比赛和交流,因为当时散打并没有列入全运会体系,所以居多的是民间交流。“当年,甚至把蒋介石原警卫营营长请来给大伙上散打课。”张瑞萍表示,与现在相比,自己更怀念80年代的打法,不受规则左右,能更纯粹地看到散打的魅力,“各大门派百花争艳,把自家最精华的动作展示出来。”由于那时候没有系统的比赛,大都是民间自发组织。原本无锡一批散打运动员纷纷下海经商。张瑞萍做过保安经理,也帮很多单位培训过保安员,自己还开了家摩托车公司,生意可谓做得红红火火。“最高峰时期,一天可以卖辆摩托车。”张瑞萍坦言,当时生意做得挺好的,但心里总是空落落的,没事就喜欢去练散打,虽然不打比赛也从未间断过,用自己家人的话来说,似乎没有了散打就像没有灵魂似的。年,无锡再次成立散打队,开始招募教练,找到了张瑞萍。张瑞萍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可以说当时放弃了一年可赚百万的生意,不管不顾地来了散打队。”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张瑞萍转卖了自己的公司,全心全意地去体校当起了散打教练。“不被理解”无锡第一支散打队仅12人翻看无锡散打队的荣誉,自组队以来,共获得2个世界冠军、1个青奥会冠军、2个全国冠军、20个省运会冠军。目前全市共有散打俱乐部15家,注册会员人,常年参加培养的青少年学生有0人。提起这些,张瑞萍不免感慨当年刚组队时的不容易。“刚组队时,真可说要什么没什么,没钱没人没设备。”张瑞萍坦言,无锡第一支散打队伍只有12个人,前后去了无锡各大学校招募,要么是家长怕孩子吃苦不同意,要么没有合适的好苗子。据悉,练习散打在12岁左右为最佳年龄,但仍需练习4年,才能看出是否是“好苗子”,在当时散打完全不被外界理解的情况下,组队可说是难上加难。张瑞萍说,很多人不理解,总觉得散打很血腥,容易受伤甚至死亡。其实散打是一项安全、积极向上的运动,有益于参与者的身心健康。而纵观所有体育项目,搏击运动的伤害系数甚至要排在赛车、赛马、体操、跳水等运动之后。年江苏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上,无锡市散打队共获得6金4银7铜的成绩,并获得金牌数第一,总分第一。无锡运动员曹伟清年跟随张瑞萍教练训练散打,年获江苏省52kg级冠军,年获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冠军,年4月在土耳其第五届世界散打锦标赛获52kg级冠军。张瑞萍看着散打训练房内“冠军墙”上的照片,自豪地表示,如今散打队有60个人,一场比赛拿下6、7块金牌也是常事。“新的起点”本土搏击俱乐部已超20家“散打运动员可以说是为江苏省,甚至全国培养人才,但搏击某种程度也是在为本土培养人才,推动本土搏击市场化。”提到此次自由搏击比赛,张瑞萍表示,这可说是无锡散打向市场迈步的起点。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运动员走向市场化的越来越多,如拳王邹市明。众所周知,“散打王”在中国武术搏击对抗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13年前,由于投资方赛隆的资金链出现问题,红火了5年的“散打王”停办。张瑞萍表示,不过当年的“散打王”赛事还是为中国培养出了第一批本土化职业搏击拳迷,起到了先行者和开拓者的作用。“无锡这几年搏击俱乐部发展得特别快,说的上名字的就有20几个,此次搏击比赛有15个俱乐部,中华意拳研究会、江阴华武搏击、腾飞功夫馆、海明搏击俱乐部等,多名选手参加。”张瑞萍说,女选手占10%,毕竟女子拳手还是少数。据了解,年搏击运动出现过一波热潮,当时自由搏击比赛转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