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搏击俱乐部,看别人就是看自己

电影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并以主人公讲述贯穿始末。开篇其实是结局场景,只看一遍的话,很容易忘记开头的这个场景,因为根本不知道这两个人是谁,什么关系,在哪里,在做什么。于是,带着巨大的疑问,跟着主人公的讲述往下看。

从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及精神状态,让一个中规中矩的小资的中产阶级白领形象,跃然荧幕。只是他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无忧、开心。他看似精致,实际上生活单调、单身、失眠,甚至抑郁或精神分裂。

1.男主刚刚知道泰勒是自己的人格时,回到了破房子。这时房子空无一人,只有正在制作的肥皂。然而,电影前半段交代了泰勒已经把这栋房子当成了他的“军队”营地,应该会有许多人在此出入,准备“作战计划”。当然可以把这里解释为作战计划准备完毕部队撤离营地准备实施计划,但是留下的各种资料和正在制作的肥皂就说不通了——不是仓皇逃离为何要留下那么多证据?即使搏击俱乐部的人心大不打算毁灭证据,也顶多是工具设备和资料不带走,不会留下做到一半的半成品肥皂和半成品炸药。唯一的解释就是只有男主一个人自己在这破房子做肥皂和炸药,压根不存在什么俱乐部,留下来做到一半的半成品是男主在“泰勒”状态下做了一半没做完之后被主人格发现了。

2.主角去投案之后自首交代的证据是破房子花园里埋了鲍勃的遗体,房子里有肥皂和炸药。警官打电话核验之后说“一部分”被核实,而显然肥皂是实打实在房子里的,因此只可能是没找到鲍勃的遗体。这很可能是鲍勃根本没死,也就是说鲍勃的牺牲是主角的想象。其实应该是主角臆想之前在互助团体认识的鲍勃加入了不存在的搏击俱乐部,在幻想中把故事与认识的人联系是很正常的。

3.这一点不是什么证据,而是逻辑合理性。电影中主角不管走到哪里都可以遇见搏击俱乐部成员——酒吧酒保,与女主吵架的餐厅里的所有服务员,警局里即除了长官之外的所有警员……还有故事中告诉我们,十二栋楼所有的保安都是搏击俱乐部的人。按照这个比例,至少美国——或者至少这些大城市一半人口都得是搏击俱乐部成员了吧?你能想象一个这样规模的地下组织存在而且完全不被察觉?就算我们假定泰勒真的那么有能力有领导力,以这个规模想要改变社会秩序需要通过炸毁信用卡公司大厦?估计只要罢工就会引起社会停摆,如果大选能让主角当总统吧。

于女主是不是分裂出的人格,我不能断言,但我倾向于认为是。首先女主和男主一样没有问题而出现在各种互助团体,后期也只与男主发生性关系(可以理解为男主个人的性幻想)而几乎没有别的活动,女主的存在与男主太统一了。此外一名女子出现在睾丸癌互助团体?你TM逗我?别人不把她赶出去的唯一原因就是她根本不存在,只是男主的幻想。

而那些破坏活动有没有真是发生,我认为发生了一部分——至少炸毁自己的公寓、打砸商店之类的应该是真是发生的,男主一己之力在“泰勒”状态下完成的。最后的炸大楼有些不太明白,首先肯定“泰勒”状态的男主是应该是有这样的预谋和幻想的,但没有其他人配合(这里假定我之前的解读正确,搏击俱乐部不存在,只是男主幻想)怎么搞定大楼的保安,把炸弹布置好?不过既然没发生,电影为什么要给监控录像镜头?这里还希望有人能给出更合理的解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9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