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是武术项目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竞技体育高速发展中,受到了较为明显的冲击与分化,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发展的机遇。武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该守旧,而是要积极融入国际上其他流派进行切磋、交流,取长补短。散打运动在其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其竞技水平和竞技运动规则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日益提高。武术散打,亦可称作散手及手博,是指运动员遵循一定的规则,运用踢、打、摔等武术中的攻防技法制服对方的一种徒手对抗的格斗项目,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竞赛形式之一。
散打技术,是指运动员双方在进行格斗时,为能合理有效地击中且摔倒对方而充分发挥身体的能力的动作方法。自由搏击的格斗形式是站立式,在格斗的一方倒地时便不允许另一方继续击打,反关节技、肘等动作也不允许使用,并且对摔法也有一定程度的禁止。在套路招式上,自由搏击并不限于固定的形式,而是更加重视在实战中以实际战况为基础的临场自由发挥。既有开放的风格,又有拳、脚、肘、膝和摔跌等各种可以灵活施展的立体技术,长短兼备,全面施展,以最终击倒或战胜对手为目的。
膝法
一般都是贴身使用,击打的位置一般在胸腹部位,也有的在大腿内侧。膝法力量极大,消耗较小,速度较快,但攻击范围较小。非常适合在贴身缠抱时使用。出现KO的概率也很高。但是女子的力量没有男子力量强,所以使用次数多但是有效低。摔法主要集中在贴身对抗中的抱缠摔和在拳腿对抗中的接腿摔。其中接腿摔的使用最多,在散打比赛中摔法技术的运用就是找到对手的重心和支撑点,然后破坏对手的重心,迫使其失重倒地从而达到得分的目的。但在自由搏击比赛中,自由搏击的运动员一般不练摔法,而且重心也非常高,所以对摔法熟练的高水平散打运动员来说,成功率很高。
男子的组合动作次数比女子多,有效次数所占比例比女子高。有效次数最高的是拳腿组合,其次是拳法组合。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高水平散打运动员在自由搏击比赛中组合技术的使用情况上,采用的主要形式为拳腿组合以及拳法组合技术的运用。在对各队教练员以及运动员的访谈中得知,拳腿组合在比赛中,可以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给对手制造威胁;拳法组合在比赛中灵活多变,迷惑对手,消耗的体力少于其他组合。
自由搏击比赛
高水平散打运动员在自由搏击比赛中,拳法在技战术的运用上明显高于其他技战术的运用。特别是男子拳法的使用次数上,有效次数所占比例为35。80%,女子的为35。28%,从所占比例来看,其在性别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别。高水平散打运动员在自由搏击比赛中,腿法在技战术上运用上略低于拳法在技战术上的运用。男子腿法使用的有效次数所占比例为45。24%,女子的为38。64%。其中存在差异,在腿法的使用次数上,虽然男子比女子少,但有效次数占比情况则高于女子。高水平散打运动员在自由搏击比赛中,膝法在技战术的运用上低于腿法在技战术上的运用。
膝法的击打部位都集中在腹部,由于自由搏击规则的原因膝法的使用次数受限。男子膝法使用的有效次数所占比例为46。15%,女子的为13。33%。其中存在明显差异,男子膝法的有效次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女子。高水平散打运动员在自由搏击比赛中,摔法在技战术的运用上最少,并且摔法在自由搏击比赛中不得分。男子摔法使用的有效次数所占比例为57。14%,女子的为62。50%。其中存在差异,女子摔法的有效次数所占比例要高于男子。高水平散打运动员在自由搏击比赛中,组合动作在技战术中运用最多的是拳法组合和拳腿组合。
男子组合动作使用的有效次数所占比例为42。47%,女子的为38。46%。其中存在差异,男子组合动作的有效次数所占比例要高于女子。在自由搏击比赛中高水平散打运动员拳法在技战术的运用次数最多,所以在今后的训练中要多提高拳法击打有效次数的练习,此外女子还要加强拳击打力度的练习。腿法在自由搏击比赛的运用中略低于拳法的使用,但力量很强,击打效果非常明显,特别是在男子中。
女子要加强腿部力量的练习,提高有效击打次数的比例。膝法在自由搏击比赛中受到规则的限制,不能连续使用超过两次,但是膝法的KO率在比赛中所占比例仅次于拳法。高水平女子散打运动员,要加强膝法的练习,提高有效次数所占比例。摔法在自由搏击比赛中不得分,尽量少使用。在自由搏击比赛中除非出现KO或TKO的情况,不然就要打满三局,每局均为三分钟,甚至还有加局赛,所以要合理分配体能。
结语
自由搏击比赛与散打比赛的评判标准不一样,散打是使用加分制,而自由搏击使用的是减分制。所以,高水平散打运动员在自由搏击比赛中要熟悉自由搏击比赛规则。在平时的训练当中,要更加重视体能与抗击打能力的训练。在自由搏击比赛中,除了护齿、拳套、护档以及护脚腕以外,其他一切护具都不准带,要在比赛中护好,要提高抗击打能力,防止KO或T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