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搏击数字化大潮

有研究发现,数字化相关技术可为企业提升约60%的作业效率,降低20%的人力成本,提升50%的管理效率。

”数字化转型可能面临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技术不足、沉没成本高等一系列挑战,集中体现在“三不”现象:不想、不敢、不会。

国企数字化转型方案往往只能是“一企一策”的定制化操作,几乎没有统一标准和通用模板可以套用。

不久前,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推进数字化转型,究竟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鲁勇提供了一组数据:到年期间,全球家标杆企业中,全面拥抱数字化的前10%企业,比后25%企业,营收增速快了5倍,而且这个差距在未来还会持续扩大。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复工报批、设备消杀、出货物流管理等数字化应用,在弥补企业损失、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相关数字技术可为企业提升约60%的作业效率,降低20%的人力成本,提升50%的管理效率。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实现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一道决定未来生存发展的必答题。

然而,从现实看,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赛场上的表现参差不齐:规划者多,实践者少;启动者多,坚持者少;肤浅者多,深入者少;失败者多,成功者少。

“企业数字化转型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二次创业,艰难复杂程度可想而知。”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电子信息研究所副所长陆峰谈到,企业必须准确认知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并行之有效地执行,真正把握好数字化转型的天时地利,才能搭上数字化这艘“快船”行稳致远。

有机构做过测算,现阶段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约25%,低于欧洲的46%和美国的54%,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面对机遇与挑战,如何尽快落实数字化转型,推动我国经济在新一轮变革中抢占先机,作为国民经济中流砥柱的国有企业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年8月,国资委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明确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并将其作为国资央企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

“数字化转型是事关长远、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是构建国有企业未来战略新优势的关键之举。”在中国人民大学国有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杨继东看来,国有企业大多分布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更应勇当数字化转型的排头兵,并以此为契机,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大潮将至

到年,上海国企数字经济比重较年翻一番;80%以上国有企业初步实现数字化转型……不久前,上海国资系统面向“十四五”提出的一系列目标,意味着数字化转型正成为当前上海国企创新转型的主战场。

无独有偶,年9月份,北京市国资委发布了《关于市管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推动数字经济与国有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地方层面不断加码的同时,部委层面的推进力度也在加大。不久前,国务院国资委、工信部签署《关于加快推进中央企业两化融合和数字化转型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加速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改革。

种种现象表明,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正在加快。

首先,责任使然。

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和意义毋庸讳言,但这一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同样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