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营销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1241.html年初,香港武术界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是什么呢?香港武术界有比较出名的两个门派:太极派与白鹤。他们之间因为门户之见打起了嘴仗,你说你厉害,他说他最强,两边先是在报纸上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互相招呼,都不肯服输。后来估计是觉得不过瘾,在报纸上互相伤害没啥意思,我们练武的,直接下场比划一下不就得了,费那么多口水干啥。于是双方索性签了生死状,商定由两派的掌门人比武打擂台。因为在香港,打擂台是被禁止的,所以就把地点约在澳门。在当时的香港,练武之风兴盛。来自五湖四海的武学宗师们,都选择在这里开馆授徒。这一点,我们在《叶问》和《一代宗师》里都可以看出来。叶问是广东人,后来就是去香港开设武馆教咏春拳。也正因为这种情况,当时香港可以算是“武林大会”,高手云集,南拳北腿,各色功夫都有。《一代宗师》剧照前面说太极和白鹤两派约定由掌门人打擂台,那就来看看这两位大宗师:太极派掌门人吴公仪,当时五十三岁,不用说,练的功夫是太极拳;白鹤派掌门人陈克夫,那一年是三十五岁,练的是永春白鹤拳。注意别搞错了,是永春白鹤拳,不是咏春拳。陈克夫,原本是广东台山人,那年代战乱频繁,很多广东人都往香港跑。陈克夫个子高,体格雄壮。他在练白鹤拳之前,学过体育,还练习过西洋拳术,也就是现在的自由搏击,可以说学的功夫比较杂。陈克夫是在与白鹤拳高手邝本夫相遇之后,才开始练习永春白鹤拳的。这个邝本夫呢,是白鹤拳嫡系传人吴肇钟的得意门徒。按说陈克夫算是吴肇钟的徒孙了。但后来,吴肇钟十分看重陈克夫的武学天赋,将他收为弟子。永春白鹤拳之擎天画卷这个永春白鹤拳呢,是南拳派系之一。这套拳法脱自于福建南少林,由奇女子方七娘所创,经过后面历代弟子的完善,逐步发展成一大派系,名列南少林五祖拳之一。清代水军将领施琅就曾讲述过这一拳法在战争中的厉害之处。吴公仪是太极高手吴金佑的孙子。说起这个吴金佑,可是了不得,他是杨派太极一代宗师杨露禅的真传弟子。杨露禅的一手太极功夫,出自河南陈家沟的陈家太极拳。说起这个杨露禅到河南陈家沟学太极拳这事,还有些传奇色彩。太极拳一门有很多流派,河南陈家沟这一派比较出名,杨露禅闻名就想去陈家沟拜师学武,但是却吃了闭门羹,为什么呢?原来陈家沟太极拳一向是只在陈家内部流传,一般不传外人。杨露禅并没有放弃,他装作一个哑巴,混进了陈家沟太极派舵主陈长兴家里,当了一个佣人。在平时打杂的时候,偷学了陈家太极拳。后来被陈长兴识破,杨露禅干脆就表明心迹,拜在陈长兴门下。陈长兴也是惜才,将陈家沟太极拳倾心相授。后来杨露禅果然将太极拳术发扬光大,成为一代宗师。杨露禅成名之后,前来拜师的人络绎不绝,但杨露禅千挑万选,最后选中了三个人,这其中就有吴公仪的爷爷吴全佑。太极拳代表着北派武术陈家沟太极拳的吴公仪,和代表着南派武术的陈克夫,就这样在擂台上相遇了。比武的擂台,搭在澳门新花园夜总会的广场上,由于这两个人都堪称是一代宗师,分别代表着南北两派最顶端的武术,所以现场挤满了数万观众。经过多方渲染,两个门派掌门人之间的比武,已经演变成了南北的武术高下之争。尽管擂台比武之前,各方都对这场比试有着非常大的期待,但打擂台的结果却出人意料,整个过程谈不上多精彩,并没有如同想象那样打得难分难舍。事实上,这场比武只打了几分钟,太极派掌门人吴公仪一拳打中白鹤派掌门人陈克夫的鼻子,陈克夫血流满面,这场比试也就宣布告终。值得一提的是,武侠小说大宗师梁羽生,因为此事激发灵感,创作了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开启了近代武侠小说的新纪元。吴公仪、陈克夫擂台比武中国武术届自古就有“南拳北腿”的说法,孰强孰弱也一直争论不休。而事实上,这场比试本来也只是两个门派之间的争斗,并没有如外人所说的上升到了“南北之争”的高度。中华武术,渊远流长,各门功夫都有所长之处,没必要一定争个高低出来,你觉得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