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拳十大训练手段,如何培养出一批批技艺超

泰拳虽在某种程度上给人以“野蛮”的形象,但实际上它是一种极为科学化的武术系统,这种“野蛮”只是人们对泰拳的一种误解。多年来泰拳之所以常胜不败,一是技术合理而符合搏击的实战要求,其次是有一套严格、完善的训练体系。他们的这套训练方法都是为真正的格斗而设置的,所以针对性极强,正是这套系统、实用、有效的训练手段造就了一批批技艺超群的泰拳高手。

下面的训练方法涵盖了功力、技术、体能、灵活性、速度、准确性等多个方面(又可称为泰拳十大训练手段)。是一个泰拳手的整体训练计划中的具体组成部分,很值得我们借鉴。

长跑

泰拳手给人的一个最明显的印象就是体力充沛、斗志顽强。他们能越战越勇,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任何强手都会被他们拖垮,这是因为他们在发展耐力方面付出了足够的努力。长跑便是其中一种用来增强耐力的良好方法,通过长跑还可直接锻炼腿部肌肉和心血管系统。有些职业拳手还会在骄阳下练习长跑,用来强化耐力和磨练毅力。不管你以何种方式去跑,每天都必须跑大约1小时。

跳绳

泰拳手常通过跳绳来锻炼耐力及提高脚步的灵活性,初学者至少要跳3个回合,职业拳手则至少要跳5个回合。跳绳还可用来增强手与脚的协调性,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跳绳更是一种减体重的良好方法,不过要减体重时通常需配合穿皮制的减重服进行训练。

蹬击树

在现代泰拳训练中这种近似粗野的方法已经较少用到了,不过在泰国农村中,这种强焊的方法还仍然有用(图13-1-1)。拳手们经常用脚来蹬击树杆,以此磨练脚的硬度和杀伤力。同时,还有些乡下拳手仍沿用横踢香蕉树或其它树干的方法来磨练踢击威力与增强腿击破坏力。

踢沙包

这是现代泰拳中最重要的训练手段,因为通过击打或踢击沙包的训练,不仅可用来强化拳、脚、肘、膝的硬度,还可用来练习战术,因为你可以把沙包当作一个真正的“对手”来击打,例如可在较轻的假动作的引导下去用重拳或重腿进行击打,也可以拳与脚组合进行连续打击(图13-2-1~4),或是拳法跟肘法进行配合等等。除了用假动作来吸引对手的注意力之外,你的重拳或重腿需“穿透”沙包(图13-2-5、6),从而加强攻击的坚决性。初学者至少要打3个回合,职业拳手则至少要打5个回合。

泰拳中常通过击靶来练习动作的准确性和速度,并对打击力度和应变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另外,对提高距离感与捕捉准确的打击时机等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具体练习时,仍可进行拳法组合打击练习,或是腿法组合打击练习,乃至拳腿组合打击练习等等(图13-3_1~3)。初学者至少要连续打3个回合,职业拳手则至少要打5个回合,每个回合之间可以休息1分钟。

影子拳

如果一直用重力去击打重镑沙包或踢打坚硬的树木的话,势必会影响到动作的灵活性和速度,

所以很多泰拳手都会借用“影子拳”(又叫击影)来练习攻击的连贯性与流畅度。当然,一旦有机会便需用狂风扫落叶般的连环强攻来彻底击败对手,而这种如决堤洪水般的强猛攻势就可通过“影子拳”来练就,直至将所有动作均练至“本能化”状态为止。“影子拳”的具体打击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拳法组合、拳腿组合、拳膝组合或肘膝组合等等。

角力

也叫“缠斗”训练,主要用来练习近身搏击的技巧,例如用双手锁住对方的头颈后进行膝击(图13-4-1~4),或是摆脱对方的箍颈动作后突然以拳法去重创对手等等。很多国外拳手都惧怕泰拳手的这种“难缠”的近身缠斗技巧,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适应这种对体力消耗极大的打斗方式,而这又恰恰是泰拳手们所擅长的。这种近身的缠抱、投摔、箍颈、摆脱、搂抱、拉拽技巧,除可锻炼腰马劲力之外,对增强桩马稳固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泰拳中最著名的招式就是这种近身缠斗中的“箍颈膝撞”。

(图13-4-5、6)为国外泰拳王在搏击中示范的一种先用双手控制住对方头颈后,再施以膝击的搏斗过程。

当泰拳手要练习一个新技术时或要磨练一个新动作时,通常需要一个同伴来配合,也叫“喂招”,例如要练习一个直拳迎击动作时,就需要讣同伴戴上头盔,并让他用右横踢攻来,我则迅速贴近对方,使其重踢落空或失效,并同时果断以右直拳去准确的轻击对方的头部(图13-5-1、2)。

或者是先避过对方的拳法打击,然后再去按头并施展膝法之强力攻击(图13-5-3、4),这是世界著名女子自由搏击与泰拳冠军梅瑟金(kimmesser)所示范的经典泰拳格斗招式。刚开始时可轻击,循序渐进地加快速度,以避免打伤对方,使技术逐步得以提髙。

泰拳非常注重搏击的训练,它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条件的实战,例如一位拳手拳法较弱时,可重点运用拳法来对打,使拳法技术稳步得以提高,另外一种才是真正的搏击,也就是双方均穿戴全套护具,进行自由对打,用来检验技术和提高技术,花俏的动作会通过实践来改进或被删除掉。再者,经常性的搏击练习也是积累积经验的有效措施之一,因为功夫是打出来,通过经常的“打”才可将动作练至娴熟的状态,乃至于本能化的状态。

正因为在刚开始练时穿戴了护具,所以拳手们才敢放手搏击,而不至于在搏斗时缩手缩脚,这样一来可保证拳手不会受伤,二来可锻炼拳手攻击的果断性和坚决性,因为他不用担心会打伤同伴,所以他的动作自会得到极限发挥。之后,才是不穿戴护具搏击练习(图13-6_1~4),但力度也仍应由轻至重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

强身操

通过做俯卧撑(图13-7-1、2)和仰卧起坐(图13-7-3、4)等练习来强化训练肌肉与力量,这种仰卧起坐又可分为多种,例如可以让同伴配合用脚靶来向下击打腹部,使肌肉和抗击打能力得到同步提高(图13-7-5、6、7)等。

另外,还可通过用拳或脚直接击打身体来增强身体硬度和抗冲击能力,例如一方移步前冲,而另一方则迅速抬腿向前正蹬,当然蹬击的力量可由轻至重,使被蹬击者有一个过渡的过程,以此来提高斗志与抗击打能力(图13-8—1、2)。

具体训练过程中,拳手并不是每天都把上述内容练习一次,而是进行分化训练,因为拳手没有时间也^可能每天练习完所有内容,这样将无法保证动作质量。比如每周一、三、五重点练习技术,二、四、六重点练习功力等等,这要根据具体的训练阶段去化分,在比赛前一个阶级就需要增加一些实战训练内容了。

时至今曰,泰拳除在中国之外.在世界其他地方已相当流行,像日本、美国、荷兰、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每年都有国家级的大规模泰拳比赛,因为这些国家均认为泰拳是当代真正的勇敢者的运动,它对于培养练习者的勇气及迅速提升格斗能力都极为有用。从4年前开始,我国也已幵始引进泰拳,并率先在瞥察系统开展泰拳培训.纵观今曰散打比赛已不难看到泰拳的影子。可以这样说,泰拳在我国发展的前景是相当好的.因为广大武术爱好者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泰拳的强大威力了。

笔者从年开始就已远赴泰国研究与学习泰拳,10余年来未曾间断.可以说是获益良多.极大地丰富了自己原先的截拳道和自由搏击水平,并以此来指导我的学生和队员,我的学生已有多人获得省港澳泰拳或自由搏击比赛的冠军。正因为我是去泰国实地学习泰拳后再来写泰拳的.加上曾有无数次同泰拳手同台交流的经历.所以对于泰拳的教学拥有一定的经验和较深刻的体会.现将此奉献出来.供广大泰拳爱好者与散打爱好者参考与借鉴。也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能对以往人们对泰拳的错误认识,或已经被误导了的泰拳爱好者有一个纠正与指引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