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古今搏击,中国传统技击术与现代搏击术

技击,顾明思意,技:技巧;击:击打;合在一起就是有技巧的击打。不论中国传统技击,还是现代搏击术,基本都脱离不了这个范围,当然现代一些借助武术来达到养生目的的,严格意义上已不属于技击范畴,技击的终极目的呢,其实就是为了把争斗的对方击倒。

那在技击里的技巧又是怎样的呢?这个可以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释一下。击打,就是物理学中的碰撞,说到碰撞,就谈到两个物理量,速度和力,“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一力降十会”,其实就是说的速度和力量,当这两种属性达到极致后,也就所向无敌了,但是对大部分人而言,这两种境界是很难达到的,而是要去追求速度与力量的平衡。所谓碰撞中的速度和力,这在物理学中都是矢量,即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我们先看力,人体中能够直接输出力的有哪些部位:头、手、肘、背、腿、脚等,不同部位能输出的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不一样的,再说各个部位的灵活性也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是不一样的。那在技击过程中,如何把对方击倒呢?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技巧通过不同的部位将最恰当的力通过合适的速度输出到对方身上。那么既然想把力输出到对方身上,对方势必不会站在那边不动,任由输出,这就涉及到技击中的另一个问题防,防的第一点就是抗打,这是硬功夫,需要日积月累的磨练的,再有一个常说的“四两拨千斤”,其实也是通过合理的发力方式改变攻过来力的方向,使受到的伤害最小。总结下来,中国传统技击和现代搏击研究的就是两大方面:攻:通过合理方式将力输出到对方身上;防:通过合理的方式不让力施加在自己身上。

说了这么多,来看看中国古代技击和现代搏击术的差别。在远古时期,是没有系统技击的,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时,搏斗方式是模仿所接触动物的动作的,及至后来,发展出五禽戏、猴拳、蛇拳、螳螂拳等一系列以动物名命名的拳法,从这就可看出中国古代技击的来源。再到后来,发展出不同门派,其实也就是不同人对技击的发力方式及技巧的不同理解,进而开宗立派,宣讲自己对技击的理解。

再说现代搏击术,现代搏击术其实是在近代科学对人体构造细化研究后发展出来的,这同中国古代技击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中国古代技击是在模仿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这里面讲究的是一个直觉、感觉,而现代搏击术是一种科学理性的研究,细化不同部位,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达到目的。

说到这边,有人就会问了,那中国古代技击和现代搏击孰优孰劣呢?既然现代搏击有那么科学的训练方法,那他是不是就比中国古代技击厉害呢?这其实是没有定论的,在上面我们就讲了,人体有那么多的发力部位,那在打斗过程中,究竟以何种方式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有人说通过后天的训练达到下意识的反应,这固然不错,但在这过程中,大脑神经依然是起决定作用的,各个部位不可能脱离大脑神经独自发力。说起大脑神经,这其实就讲到技击中的另外一个问题:天赋。现代科学虽然已经解释清楚了大脑不同部位具有哪些功能,原理性也进行了很明确的解释,但大脑中有无数的神经,这些神经到底是怎么运行的,依然不能准确描述。那放在技击中来说,大脑控制不同部位其实就可以归类一个问题:黑箱问题。我们只知道输出输入,而不知道输出及输入之间的运算关系。这其实与现代计算的神经网络很是相似。那对不同人来说,这个黑箱是不同的,因而输出的孰优孰劣是不太好评判的。

说到这儿,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就是传承。相比较而言,现代搏击术比中国古代技击的传承更容易的,上面说到黑箱问题,关于中国古代技击,我们去查看一下,不难发现这其中经常会有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出现。这其实就是一种对大脑黑箱的模糊理解,而现代搏击术,逐步拆分大脑这个黑箱,是人们更容易理解大脑在技击过程中运行模式,因而更容易传承。

孤陋浅见,好多理解都很浅,献丑献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