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 贺卡双驴图。黄胄曾与驴为伍、与驴为友,对驴倾注了无限深情。黄胄曾说过:“驴的美德,温良恭顺,忍辱负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黄胄画驴,天下皆名,与徐悲鸿画马、齐白石画虾并称。此幅绘在硬朗光滑请柬上的双驴,虽然较日常宣纸上作画难度极大,但依然能随手拈来、栩栩如生。两头驴或低头吃草,或回首张望,表情神态细致入微;体量一大一小,墨色一浓一淡,俯仰呼应,宁静安详,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让人不由想到深受黄胄称道的毛驴那种“憨”“痴”“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不向人间诉不平”的优良品质。在一张小小请柬上作画也竟然如此真诚,如此精彩,让人感到艺术家情趣无处不在。
硬笔速写鹰。此作品可称为写生稿的“英雄独立”图。它是黄胄扎实速写功底的集中体现:线条坚定沉着、用力均匀,线无虚发、笔笔中的;线的交接边缘清晰,方向感明确,无一败笔,无一废笔。铁划银钩,画家以极快笔法把雄鹰俯首向下凝视、力量内聚、蓄势待发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作者的顺势签名,笔绘的图章“胄”字,都已与作品融为一体。图中红色印章似为后盖,以证明其是画家认可的作品。
水墨画山鹰。此幅作品水墨绘就,技法虽与前幅不同,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鹰眼如炬、嘴如钩、线描精准,身、翅、腿、尾则用块墨涂抹泼扫、恰到好处。整幅作品展现山鹰拼击飞翔的瞬间动态,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充分体现了鹰的威猛顽强与智慧性格。并把运动中鹰的力量感、速度感、搏击奋进的震撼力和翱翔万里的壮志雄心表现得淋漓尽致。没有对山鹰身体结构的把握,没有千百次速写的积累,是绝无法绘出这种水墨山鹰的。
黄胄曾在鹰画上题道:“宋人画鹰,眼爪皆极工致,羽毛结构亦一丝不苟,人有可借鉴处”。足以证明黄胄既师古人又师造化,博取众长为自己所用。当然也可以看作是黄胄人生精神的自我写照。
鸡图。从此图的题跋“集中突破一点应该是办法之一,应该是较好的策略”中,可知黄胄作画善抓重点的心得。该图重点在鸡头和鸡爪,以精准流畅的线条勾勒出来,红彩的搭配尤为画龙点睛。而鸡身、鸡腿则用豪放的毛笔横涂竖抹、一挥而就。通过虚实相间、浓淡对比,把鸡右腿着力、左腿提起、全身挺拔的独特雄姿展现出来。如果熟悉中华传统文化,自然会联想到鸡的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即文、武、勇、仁、信。此图除让人欣赏艺术美,还具有了寓教于画、寓教于心的教化作用。
墨竹图。把自己的想法、感触随机记录是黄胄的一大特色,也是黄胄对绘画理论的一大贡献。此幅竹图中,黄胄题跋:“元人画竹标新立异,另辟蹊径、后来者往往以食古人残羹为能事,致使此道日见衰落。”可见黄胄对传统是有继承的,但更有所取舍,绝不食古。中国画竹历史由来已久,从宋代“湖州竹派”文同的“胸有成竹”到清代扬州八怪郑板桥的“胸无成竹”,历代名家辈出。元代画竹极盛,赵孟、高克恭、管道异、李衍等前赴后继,各有特色,但都不出文人画的藩篱,画的都是“文人之竹”、“心中之竹”。而黄胄主张要画的是“生活之竹”、“现实之竹”,是有真情实感的竹。此幅竹图在前人基础上加入了速写式线条的精炼与流畅,不画竹梢,不画竹根,只取中间一段,竹节劲挺有力,竹叶饱满圆润,加上书法入画的飞白效果,恰到好处地表现出竹叶临风的动态美。画面对脚线式的构图,接天立地的造型,另有一份真实,另有一份挺拔,也体现出“千磨万韧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精神。
书法。此幅书法为临《皇甫麟墓志》。《皇甫麟墓志》临写人并不多,而黄胄临写一丝不苟、扎实有力,所临横平竖直如锥画沙,转折处圆浑曲折如折钗股,首尾之处一撇一捺尽显笔力虬劲,毫无松散懈怠之态。整体端庄俊丽、正气凛然。黄胄边跋:“皇甫麟墓志刻工粗率,原书面目全非,有部分可见大略,其结体如庐山面目时隐时现,有心者于其中窥得奥妙也。黄胄一九年。”由此可知,黄胄是年39岁。如此年轻,如此佳作,可见书法已非一日之功。皇甫麟系五代十国后梁都指挥使,在亡国之际与其君主朱友贞同时自杀殉国,是一位忠臣义士。有心者“窥得其中奥妙”,当知黄胄典型书体形成有坚实深厚的奠基,是黄胄长期苦练的结果。皇甫麟的忠诚也与黄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命的情怀一脉相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