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形意拳对抗拳击,在实战搏击中哪个

中国传统武术历史悠久,早期武术是古代人类在狩猎生产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使用武器和捕杀格斗的一种技能,后期武术逐步成为古代军事战争中的一种传承技术,现代武术则是以防身和强身健体为主。那么,中国传统武术到底有没有实战性?我们可以把传统武术中实战技击较强的形意拳同国际上公认实战强的拳击,从搏击技术角度做一下比较,从中分析哪种拳法更具有实战性。拳击在搏击项目中,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搏击激烈,对抗性非常强的搏击项目,在实战搏击中,由于拳击出拳迅猛凌厉,步法迅速灵活,具有很高的实战实用性。拳击在搏击中以拳法为主,根本不用腿,进攻时的技术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单击拳、连击拳、连续拳和组合拳,这些击打动作是由拳击的基本拳法组成。基本拳法有:刺拳、直拳、摆拳和勾拳,在实战技击中这些攻防动作配合灵活的步法,再加上一些假动作来迷惑对方,从而伺机察觉对手破绽而击倒对手。以实战为主旨的形意拳和拳击在打法上和动作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打法上形意拳虽然讲究七拳十四处的打法,但实战搏击中最常用的还是拳法,所以形意拳也是以上肢为攻击和防守为手段的搏击技术,极少用腿。在动作上形意拳和拳击也有相似的地方,比如形意拳中的刺面掌和拳击中的刺拳,都是用左手出拳,攻击对方头部,这招既是实招也是虚招,意在刺探对方虚实,扰乱对方防守,为后面重拳进攻创造条件;形意拳中的炮拳和拳击中的右直拳有相似之处,打击力都相对较强,炮拳发拳如炮炸崩一样,拳势既猛烈又灵活,而拳击中的右直拳往往也是刺拳后面的一记重拳;形意拳中的崩拳和拳击中的摆拳都是从侧面攻击对方,崩拳从侧面攻击时使用的是贯耳捶,是形意拳中狠招重手之一;形意拳中的钻拳和拳击中的勾拳较为相似,都是在接近对手时近距离的攻击拳法,形意拳有上钻拳、中钻拳和下钻拳3种攻击方法,拳击有上勾拳、下勾拳、左勾拳和右勾拳4种攻击技法,都是在接近对手时,以快速猛烈、灵活多变的打法钻进去打。在实战搏击中形意拳和拳击各有所长,拳击发拳疾如暴风骤雨,出拳速度快于形意拳,而形意拳可借用精妙的组合动作,缩短与对手的距离,用近距离来弥补发拳相对较慢的不足。拳击在搏击中,只攻击对手头部和胸部,而形意拳更加灵活,除攻打对手头部和胸部外,还可击打其它部位,比如截拳,可砸击对手手腕;用滚捶以双拳击打对手手臂。拳击在进攻中,一拳打出后,无论是否击中对手,总是收回后再发第二拳,防守多以步法移动和身形躲闪来完成。而形意拳在进攻中,相当灵活多变,一拳没击中,则拳不收势,以头、肩、肘、手、胯、膝、脚配合应用,做到远了便上手,近了便加肘,远了用脚踢,近了便加膝,全身蓄势待发,连续进攻。在防守上,形意拳是攻防合一的,打顾着防,防顾着打,虚实结合。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形意拳在攻击技法并不逊色于拳击的打法,甚至比拳击的击打方法还要灵活多变。那么,传统武术为何在实战搏击中的实战性遭到质疑呢?小编认为,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学成相当不易,非一年两年之功。所以在实战搏击中,在事先谁也无法预料对方如何出手和接招情况下,真正能做到把拳法融会贯通,根据瞬息万变的战机,能够出于本能的见招拆招而克敌制胜的少之又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