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王维
传统武术究竟有没有实战能力,这一点一直是习武之人争论的地方。
就连有着“功夫皇帝”称号的李连杰都曾坦言,他所学习的传统武术更像是一种花架子,难道我们传承了多年的武术,其实是一种健身操吗?
其实我们对于传统武术的理解,主要基于现代意义上的武术,现代武术是在建国后重新规划的武术,目的是强身健体,而不是用于搏斗。
但在此之前,传统武术只有两个目标:保护自己和杀人,传统武术究竟能不能打,看看民国时期的武术大师就知道了。
削弱中国传统武术究竟起源于什么时代,现在已经没有确切的记载,但要说起传统武术的高光时刻,自然要说起清末民初时期,那个时期可谓是武术百花齐放的时代,杜心五、孙禄堂、李书文、霍元甲等,都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为何那个时代能够涌现出这么多都武术大师呢?
很多人猜测,那个时代之所以会有大量的武术大师,是因为皇室传承武学涌入民间,交通便利让大家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但这都不是主要的原因。
武术作为一种搏击方式,想要提升和发展就必须有大量的实战,国外搏击获得发展,也是因为各种搏击赛事的出现,例如拳击比赛、MMA等。
那个时期能够涌现出如此多的武术大师,就是因为擂台的出现,不过这些擂台并不是民间大力发展或者国家支持,这些擂台都是外国人摆下的。
虽然清朝末年对外战争频频失利,被迫打开了通商口岸,很多地区也被割让给了洋人,可想要彻底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平民,就要从精神领域出击。
清末民初尚武之风盛行,武术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从武数层面击败中国、削弱中国便成为了其他国家的突破口。
俄国、英国、日本是当时从搏击层面试图击败中国的主要国家,其中又以俄国的大力士和日本武士为主要人群。
他们多次在中国摆下擂台,公开挑战中国武者,试图让中国坐实“东亚病夫”的名号,以此瓦解中国平民的意志。
既然是从武术成名发起的进攻,自然需要由习武之人出面接受挑战,清末民初,在擂台上公开击败国外高手的武术名家比比皆是,霍元甲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被误解的武术大师
受到一些习武者的影响,有不少人认为传统武术过于注重技巧,缺乏直接的力量和有效的攻击方式,因此传统武术在各类搏击比赛中很少有高光时刻。
大部分中国的参赛者也在练习国外的搏击方式,不得不说,这种说法和认知是错误的。
首先,国外的各类搏击比赛是以国外的搏击方式为主去设定的比赛,比如拳击比赛不能使用腿部进行攻击。
踢拳比赛不能直接攻击人体脆弱部分,即使是最全面的MMA格斗比赛,也有大量的限制,这些限制对传统武术的影响很多,比如以掌法为核心攻击方式的八卦掌、主要针对关节和人体脆弱部分的武术是完全无法施展的。
其次,传统武术对力量的训练从未停止,并且十分的专业。
一方面,那时的传统武术训练中会有大量关于力量训练的器械,虽然多采用石头进行制作,但训练效果依旧非常好。
另一方面,清末民初凡是武术家年轻时的照片,给人的第一感觉一定是“壮”,一力降十会是自古以来练武的核心思想之一。
就以霍元甲为例,虽然目前饰演霍元甲最成功的演员是李连杰,但从霍元甲的照片可以看出,两人的身材差距非常大。
霍元甲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非常强壮,胸部肌肉饱满而挺拔,双腿肌肉也十分的有分量。
对比之下,和现代搏击高手柳海龙颇为相似,这也是霍元甲敢于直接和俄国大力士正面对抗还能够获胜的有力证据。
霍元甲的习武之路起源于家传,霍元甲的父亲是一名镖师,自然会传授霍元甲武艺。
有民间传闻,霍元甲早年瘦弱,没有被父亲传授武功,但霍元甲却偷偷学习武艺,在被父亲发现后,立刻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武学天赋,从此正式踏上了习武之路。
和电影《霍元甲》不同,霍元甲早期的擂台并不是用武功“以力破巧”,而是实打实的正面硬撼。
霍元甲早年便以力气闻名于江湖,在家庭不富裕的时候,经常干活补贴家用。
相传他一次可以扛起五百斤的稻谷,虽然这种说法有虚构的成分,但可以说明霍元甲的力气确实异于常人,再加上霍元甲有摔跤的功底,整个人非常的有气势。
霍元甲的成名之战是面对英国与俄国的大力士,这也是霍元甲记载中唯二的正式擂台赛。
只不过这两场擂台赛并没有正式开打,这两位大力士在听闻霍元甲的经历后立刻选择了不战而逃,因此霍元甲也收获了自己的第一个外号:“霍大力士”。
经过这次较量,霍元甲意识到了外国人的心思,便主张强壮国人,于是便和好友农劲荪开办了精武体操会。
为了打破门户之间,让大家学习到真功夫,霍元甲主动传授霍家绝学迷踪拳,让各路武术开始广为传播,从这一点来说,霍元甲对传统武术功德无量,不过霍元甲的这个举动,也彻底惹恼了日本人。
日本是最想侵略中国的国家之一,以武力征服中国也是他们早早定下的方针,霍元甲的出现,成为了他们心中的一根刺。
年9月,日本会馆聚集了十多位高手,公开挑战霍元甲,但霍元甲也不是好惹的,在知道对方来者不善后,霍元甲也决定不再留手。
霍元甲之死习武之人的感官非常敏锐,在见到这些日本高手后,霍元甲就已经感受到了杀气,交手的时候自然不会心软,几番对战下来,日本高手几乎全军覆没。
还有几人被霍元甲直接折断手臂,这一幕让现场的日本人目瞪口呆,立刻笑脸相迎,并邀请霍元甲赴宴,但这一次,霍元甲败了。
霍元甲虽然是习武之人,但也有一些身体疾病,尤其是他的肺部有哮喘(也有肺痨的说法),久久无法治愈,因此在吃饭的时候,日本人便向霍元甲介绍了一个日本医生。
起初,大家对这件事并没有多想,因为日本的医生在当时确实非常厉害,但谁也没有想到,几日过后,年仅42岁的霍元甲便吐血身亡,因此日本高手公开宣称霍元甲比武之时受了内伤,不治身亡,
霍元甲究竟是因何死亡,难道真的是在比武之时受了内伤吗?因为当时中国的医学水平十分有限,这就成为了无头悬案,直到79年后才真相大白。
年,为了修缮霍元甲的坟墓,相关人员进行了迁坟,在迁坟过程中,一股恶臭扑面而来,引起了专家的疑惑,经过商讨,大家决定开棺检验,这时大家才发现,霍元甲的骨骼全部发黑,在显然是中毒的迹象,随后经过检测,霍元甲中毒身亡得到了确认。
霍元甲作为清末时期的武术大师,虽然没有在擂台上正式击败大力士,但他却真实击败国日本武术高手,证明了传统武术的作战能力,同时,霍元甲对当时平民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霍元甲的出现给了当时的人一种精神上的振奋,清朝末年民不聊生,百姓各个神似骷髅,当他们看到身高马大的外国人时,内心自然会生出一种自卑感,如果这种情绪长时间在平民的心里滋生,久而久之就会演变成奴性,那种内心的自卑感会一代传一代,无法谋杀。
但霍元甲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他让普通百姓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天生的弱者,中国人当中依旧有不少在身形和力量上可以碾压外国人的存在,这种内心的自信彻底代替了自卑。
其次,霍元甲亲手创办的精武体操会虽然无法改变国家,也无法做到全民习武,但却实实在在的打破了当时的门户之间,让一大批人有机会学习到真正的武术。
民国时期的武术大师喷涌而出,自然是受到了精武体操会的影响,例如当年大名鼎鼎的“五使下南洋”,造就了马来西亚等地区传统武术光辉的一页。
结语:虽然霍元甲英年早逝,但他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同时也证实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实战性。
在霍元甲之后,传统武术迎来了新的高峰,但可惜的是,我们并没有见到这种盛况,因为大量的武术大师选择远走他乡,在国外发光发热,很多被我们所看不起的传统武术。
在国外的学习门槛非常恐怖,普通外国人可能连学费都交不起,但回到国内,我们的网友却依然热衷于打假,不愿意踏进传统武术的大门。